近年来,智能手机性能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发热问题却成为用户体验的“阿喀琉斯之踵”。尤其在重载游戏,4K视频录制、AI大模型本地运行等场景下,芯片高温降频屡见不鲜。传统被动散热(如VC均热板、石墨烯)难以满足持续高性能需求,厂商开始将目光转向曾被视作“游戏手机专属”的主动散热技术。

△ 被动+主动散热结合的努比亚红魔10 Pro 电竞手机


前不久,OPPO推出内置散热风扇设计的OPPO K13 Turbo系列,散热风扇位于后置摄像头模组下方,官方将这套散热系统称之为“疾风散热引擎”,旨在解决手机在高负载运行时发热的问题,提升游戏体验。

△ 内置散热风扇的 OPPO K13 Turbo Pro

近日,又有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某款旗舰工程机正在测试内置散热风扇设计,主要是为了影像和芯片准备,目前还不确定能否顺利落地,新机预测为华为 Mate 80 系列。同时博主表示,目前还有别家的子系旗舰产品线也会上主动散热。

△ 微博爆料

△ 华为内置主动散热的专利设计图
这是否意味着,主动散热技术即将从游戏手机“小众赛道”走向主流旗舰的舞台?

目前,智能手机主动散热技术实现方式主要包括:

  • 微型风扇,如红魔、拯救者等游戏手机内置高速风扇,搭配风道设计,可显著提升散热效率,支持更长时间满血性能。但风扇设计也存在占用内部空间、增加功耗、防尘防水难度高等问题;

  • 半导体制冷器(TEC,利用帕尔贴效应直接冷却芯片,如传音 Infinix 的半导体风冷散热系统 ——CoolMax,通过结合热电冷却和风扇能够将芯片组的温度降低10°C(50°F),在不牺牲整体能效的条件下优化芯片的性能体验。TEC的应用可实现快速局部降温,但能耗、存在冷凝水风险。


图片

△ 传音 CoolMax 主动散热系统

总的来说,主动散热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如增加手机厚度、重量、能耗以及可能的风扇噪音问题,但如果厂商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这些痛点,其带来的体验提升仍然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消费者对手机性能与美观的日益追求,智能手机形态在不断演化,结构件材质与工艺成为行业创新重点。艾邦建有手机创新材质工艺交流群,欢迎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群聊,一起探讨手机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2
触觉感知在人机交互上解决方案
3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4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6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7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8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9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10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11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12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13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14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15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16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17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18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19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20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图片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图片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作者 li, hai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