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数西算”工程的绿色化实践备受关注。据央视报道,数据中心领域实现两大突破:其一,绿电使用占比大幅提升;其二,引入浸没式液冷系统后,节能效果超30%。国家数据局也明确认可创新技术的核心价值,并提出将围绕绿色化、集约化、普惠化方向,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数据中心进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曙光数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为 “东数西算”的绿色落地提供系统性的基础设施与整体方案,助力数据中心实现能效与性能的双重提升。央视报道中提及的数据中心集群,便采用了曙光数创的液冷方案——高功率服务器散热不再依赖风扇,而是“浸泡”在特殊液体里,液体经沸腾相变转化为气态带走热量,直观体现出液冷技术在高密度场景下的能效优势,以及曙光数创的系统集成能力。

除持续深耕“绿色化”领域外,曙光数创还坚定落实“集约化”“普惠化”要求。借助一站式解决方案,曙光数创将数据中心建设、能效管理、智能运维等环节深度整合,实现整体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此同时,曙光数创坚持开放共享,推动先进液冷技术覆盖更多产业与用户,让绿色算力不再局限于少数头部企业专属。

作为较早布局液冷智算中心的服务商之一,曙光数创提出并实践了以“模块化+液冷+智能运维”为核心的架构体系,力求通过方案化、平台化手段,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与运维效率,进而支撑大规模算力的可持续释放。

事实上,液冷已成为数据中心的“必选项”。过去五年间,CPU功耗从150W飙升至500W,GPU功耗更突破2000W,单机柜功耗也从传统的3-8kW提升至100kW以上。芯片功耗的翻倍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散热挑战。曙光数创通过分层应用冷板、相变浸没等多条技术路线,实现“因需适配”:在低密度场景中,优先兼顾成本;在高密度场景下,则依靠相变浸没技术提供稳定散热。

2024年,国内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达184亿元,同比增长66.1%;预计到2029年,这一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在市场规模加速扩张的同时,曙光数创液冷设备的市占率也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全国14所国家级大集群中,已有超三分之二采用了曙光数创的液冷方案。依托在散热架构、冷媒研发、材料兼容及AI能效优化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曙光数创不仅在国内保持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竞争优势,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已在马来西亚等地落地多个液冷数据中心项目。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液冷技术通过冷却液直接/间接接触热源,核心结构包括:
  • 热交换核心  :冷板(CPU/GPU专用)、CDU(冷量分配单元);
  • 循环网络  :Manifold分液器、EPDM/PTFE管路、快接头;
  • 动力与控制  :变频循环泵(如飞龙股份电子泵)、智能温控系统。
主流方案中,冷板式兼容现网改造(占存量市场80%),浸没式为超算首选(PUE逼近1.0)。 2025年AI服务器的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年增45%。随着英伟达从Hopper系列向Blackwell系列转换,整个AI服务器产值提升。预计今年AI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会从去年的66%突破到今年的70%以上;另外,液冷散热方案的渗透率也有望从去年的14%提升到今年的30%。 涉及的材料有:铜、铝、复合金属材料、金属焊接材料、不锈钢、氟塑料、橡胶材料、密封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导热散热材料,热界面材料等 按照部件来分有:冷却塔、管道、CDU 液冷换热单元CDU 液冷板、接头、歧管、主泵和辅泵、流量控制系统、过滤系统等 系统集成方面有:空调、机柜、传感器、电源、泄漏检测、控制单元等 按照产业链来区分有: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器企业,代工企业、各个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等;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共绘服务器液冷散热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申请入群
本群聚焦服务器液冷技术前沿,涵盖: ✅ 冷板/浸没/喷淋式方案设计 ✅ 材料升级(耐腐蚀管路、密封件创新) ✅ CDU运维与能效优化 ✅ 政策标准解读(PUE、OCP规范)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