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数西算”工程的绿色化实践备受关注。据央视报道,数据中心领域实现两大突破:其一,绿电使用占比大幅提升;其二,引入浸没式液冷系统后,节能效果超30%。国家数据局也明确认可创新技术的核心价值,并提出将围绕绿色化、集约化、普惠化方向,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数据中心进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曙光数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为 “东数西算”的绿色落地提供系统性的基础设施与整体方案,助力数据中心实现能效与性能的双重提升。央视报道中提及的数据中心集群,便采用了曙光数创的液冷方案——高功率服务器散热不再依赖风扇,而是“浸泡”在特殊液体里,液体经沸腾相变转化为气态带走热量,直观体现出液冷技术在高密度场景下的能效优势,以及曙光数创的系统集成能力。
除持续深耕“绿色化”领域外,曙光数创还坚定落实“集约化”“普惠化”要求。借助一站式解决方案,曙光数创将数据中心建设、能效管理、智能运维等环节深度整合,实现整体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此同时,曙光数创坚持开放共享,推动先进液冷技术覆盖更多产业与用户,让绿色算力不再局限于少数头部企业专属。
作为较早布局液冷智算中心的服务商之一,曙光数创提出并实践了以“模块化+液冷+智能运维”为核心的架构体系,力求通过方案化、平台化手段,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与运维效率,进而支撑大规模算力的可持续释放。
事实上,液冷已成为数据中心的“必选项”。过去五年间,CPU功耗从150W飙升至500W,GPU功耗更突破2000W,单机柜功耗也从传统的3-8kW提升至100kW以上。芯片功耗的翻倍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散热挑战。曙光数创通过分层应用冷板、相变浸没等多条技术路线,实现“因需适配”:在低密度场景中,优先兼顾成本;在高密度场景下,则依靠相变浸没技术提供稳定散热。
2024年,国内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达184亿元,同比增长66.1%;预计到2029年,这一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在市场规模加速扩张的同时,曙光数创液冷设备的市占率也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全国14所国家级大集群中,已有超三分之二采用了曙光数创的液冷方案。依托在散热架构、冷媒研发、材料兼容及AI能效优化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曙光数创不仅在国内保持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竞争优势,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已在马来西亚等地落地多个液冷数据中心项目。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 热交换核心 :冷板(CPU/GPU专用)、CDU(冷量分配单元);
- 循环网络 :Manifold分液器、EPDM/PTFE管路、快接头;
- 动力与控制 :变频循环泵(如飞龙股份电子泵)、智能温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