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AI)算力、高性能计算(HPC)、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的快速演进,核心芯片与系统模块的热流密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攀升。传统的风冷散热以及基于简单管路设计的液冷方案已逐渐难以应对当前高效、可靠散热方面日益严苛的要求,性能瓶颈愈发显著。以数据中心为例,AI服务器功率密度不断升高,对散热效率提出了更高挑战,传统的暖通空调(HVAC)系统在此类高发热场景中已显得力不从心。在这一背景下,市场迫切呼唤具备更高换热效率、更紧凑结构以及更高集成度的热管理组件,如高性能液冷板与微通道散热器等先进冷却解决方案。
MLCP(Micro-Channel Liquid Cooling Plate,微通道水冷板)是英伟达为应对下一代 AI 芯片高功耗散热需求而推动研发的新型液冷技术。该技术通过在芯片封装层直接集成微米级流道,实现冷却液与芯片核心区域的 “贴身散热”,是解决当前及未来 GPU/CPU 散热瓶颈的关键方案。

用于数据中心的微通道液冷板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俗称3D打印,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制造技术,为解决上述散热困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传统的减材制造不同,3D打印通过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能够实现传统工艺难以甚至无法制造的极其复杂的内部几何结构,如复杂的微通道网络、点阵或陀螺体结构。这些复杂结构能够极大地增加换热表面积,优化流体流动,从而显著提升热管理组件的散热性能。3D打印带来的设计自由度,使其成为突破传统散热瓶颈、实现下一代高效热管理方案的关键技术。
3D打印
英伟达已官宣:2026年下半年将在Rubin GPU全面导入MLCP液冷方案,这种新技术的单价据传是现有散热方案的三至五倍。
本文我们盘点了18家金属3D打印企业,涉及金属3D打印设备/技术/制品公司。
金属3D打印设备公司
1. CoolestDC
CoolestDC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深度科技热管理、电力管理、性能管理和碳管理公司,专注于为电子行业和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高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世界上首个安装在服务器 CPU(AMD EPYC 7352 2.30 GHz)上的无泄漏一体式冷板,增材制造使用了EOS Copper CuCP 材料的 AMCM M 2901kW 系统。该项目联合新加坡本土液冷公司CoolestDC合作。与德国EOS合作开发无泄漏一体式液冷冷板,采用Oblique Fin高效液体冷却技术。适用于数据中心高功率散热场景,主要针对服务器CPU和GPU的液冷散热解决方案。
2. 3D Systems
官网:https://cn.3dsystems.com/
3D Systems 于 1986年开创了3D打印行业,3D Systems提供的高精度3D打印解决方案在液冷散热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金属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热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为NVIDIA A4000 GPU设计一体化3D打印散热器,微通道厚度0.3mm,热阻降低40%,密封结构消除漏液风险。
3. EOS易欧司光电
官网:https://www.eos-apac.info/
易欧司光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德国EOS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布局,作为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领先企业,其液冷散热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易欧司采用金属粉末床熔融(PBF)技术制造液冷板能够实现传统机加工无法完成的复杂内部流道结构,如仿生微通道、拓扑优化网格等,显著提升换热效率,一体化成型工艺消除传统焊接接头,从根本上解决漏液风险。开发出专为高功率密度场景设计的3D打印冷板解决方案、适用于超算中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4. 爱司凯(300521)
官网:https://www.amsky.com/products_js.html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司凯)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致力于工业打印核心技术研发和多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大功率激光、精密制作及智能控制)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爱司凯以 “核心部件国产化” 为突破口,解决金属 3D 打印设备 “卡脖子” 难题。其 2025 年推出的 AM-S1000 多激光打印头,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与智能故障屏蔽技术,支持 4-8 路激光协同工作,打印效率较单激光系统提升 3.2 倍,而成本仅为德国同类产品的 60%。
5. 铂力特(688333)
官网:https://www.xa-blt.com/
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9年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公司的液冷板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散热效率提升30%+,适配英伟达H100/H200、寒武纪MLU等高端AI芯片,已进入头部服务器厂商供应链。
6. 东方精工(002611)
官网:
东方精工集团于1996年成立。集团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瓦楞纸包装装备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集团在“内生+外延”式“双轮驱动”战略的引领下,积极布局双主业,主营业务已覆盖智能包装装备和水上动力设备两大领域。
7. 大族激光(002008)
官网: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创立于中国深圳,公司于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大族激光致力于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从基础器件、整机设备到工艺解决方案的垂直一体化优势,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产品为飞秒双光子激光纳米3D打印设备。
8. 鸿日达(301285)
官网: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本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下设全资子公司:东台润田、汉江工厂、韩国支社。公司生产实力雄厚,制程全面,从模具加工,冲压,电镀,注塑,到自动化组装,测试,实现全制程垂直整合;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均经过AOI的检验。新产品开发周期短,市场响应速度快,公司经营团队强大,以求更快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与品质服务。
9. 上海联泰(836987)
官网:https://www.uniontech3d.cn/
联泰科技UnionTech,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口腔医疗、文化创意、教育、鞋业、建筑等行业,在工业端3D打印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品牌知名度及行业影响力。联泰科技 UnionTech 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较早参与 3D 打印技术应用实践的企业之一,见证了中国 3D 打印技术的整体发展进程,目前产业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在 3D 打印领域具有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Fuess430SLM金属鞋模量产3D打印机
金属3D打印技术/制品公司
1.Alloy Enterprises
官网:https://alloyenterprises.co/
成立于2020年初,专注于制造可应对极端热负载的直接液冷组件,服务对象涵盖 AI 与高性能计算领域。公司独创的 Stack Forging(堆叠锻造)工艺能够制造出结构密封、几何复杂的微尺度部件,在避免传统钎焊接头、焊缝与O型圈失效的同时,实现压降降低最多 10 倍的热性能突破。
2.AIRSYS
官网:http://www.air-sys.com/
阿尔西公司长期致力于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提供高效、可持续的液体冷却系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数据中心、教育机构及电信网络。专注于为服务器系统生产可定制的喷雾液冷组件 应用领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全球最大3D打印液冷组件工厂,2026年Q1新工厂将启用。
3.南风股份(300004)
官网:https://www.ntfan.com/
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是隶属于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全资子公司南方增材选择绿光打印作为差异化竞争方向,主要致力于液冷板及汽车IGBT散热模组的开发。研发纯铜3D打印液冷板,适配高功率液冷需求,正在验证异形微通道结构以降低热阻和流阻。公司研发3D打印液冷板,下游客户验证进展顺利。公司配合海外液冷集成商验证纯铜3D打印方案,验证进展顺利,后续计划扩产提升量产能力,有望在Rubin架构中导入水冷板供应链。
4.华曙高科(688433)
官网:https://www.farsoon-cn.com/
公司拥有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增材制造领域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复杂结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司“工业级3D打印系统” 成为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202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上市,是全球集装备研发制造、材料研发生产、控制系统、软件、技术服务支持为一体的增材制造企业。
5.精研科技(300709)
官网: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行业上市公司,是全球 MIM 龙头企业之一。精研以生产制造为基础、材料为延伸、技术融合为手段,打造了精密结构件、 汽车塑胶件、动力、热能、ODM和智能制造六大核心产品体系。拥有3D打印液冷歧管技术,能降低成本50%,曾为苹果Vision Pro解决MR眼镜散热痛点,技术可迁移至AI服务器。技术特点:3D打印液冷歧管技术,可降低成本50%。
6.领益智造(002600)
官网:https://www.lingyiitech.com/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领益智造”)成立于1975年,201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液冷赛道已经形成了“材料-部件-系统-客户”全闭环布局,采用钛合金微焊接+3D打印微通道技术,成本做到进口产品的1/3,综合成本下降50%。其液冷产品已通过英伟达H100兼容性测试,为AMD MI300系列批量供货,还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微型液冷系统通过初步测试。
7.科创新源(300731)
官网: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功能型高分子材料应用的研发与制造的公司。2017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科创新源还涉足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用液冷板、家用电器使用的冷凝器、蒸发器、数据中心服务器使用的虹吸式特种散热模组等散热器件。凭借“冷板总成+管路集成”技术成为华为液冷主力供应商,其独创的3D打印钛合金微通道冷板,流道精度达±0.05mm,散热效率较传统CNC加工产品提升20%。
8. 华阳新材
官网:http://www.hylaser.cn/
深圳市华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金属3D打印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打印设备开发、打印服务和新材料研发的一站式全产业链3D打印高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同时,在产品的复杂内流道设计、产品的轻量化、结构多元性设计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HY-M300
9.希禾增材
官网:
是中国首家专注绿激光金属增材制造的企业,基于自研增材专用高功率绿光激光器,提供高性能金属3D打印设备与定制化打印服务,为铜、铝、金、银等高反金属材料、难熔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及常规金属材料的高精密打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技术特点:自主研发高功率绿光激光器,解决纯铜3D打印的高反射率、氧化难题,应用领域:适用于数据中心、高功率、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各大公司官网
视频资讯:
点击观看视频,欢迎关注~


活动推荐:

AI算力服务器液冷技术产业发展论坛(11月6日 深圳)
序号 |
议题 |
演讲企业 |
1 |
浸没式冷却液市场现状与应用(初拟) |
云酷智能 |
2 |
AI算力服务器液冷板可靠性设计与验证体系构建 |
硅翔技术 |
3 |
钎焊技术在液冷系统中的作用(初拟) |
合肥恒力 |
4 |
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液冷及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初拟)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极致液冷,极致算力——新华三全栈液冷加速算力绿色时代到来 |
新华三 |
6 |
智算液冷微通道散热器正向设计 |
上海及瑞工业设计 |
7 |
AI服务器液冷板超声波扫描显微镜解决方案 |
苏州广林达 |
8 |
数据中心液冷交付难点及解决措施 |
三河同飞 |
9 |
智算趋势下冷却液挑战与解决方案 |
华清高科 |
10 |
可快速部署高密度液冷算力舱技术特点及未来趋势 |
兰洋科技 |
11 |
分布式全浸没算力设备及全栈算力融合解决方案(初拟) |
朗擎数科 |
12 |
3D打印助力智算液冷板发展 |
华阳新材 |
13 |
液冷系统智能运维与可靠性管理 |
运维系统厂商 |
14 |
新一代储能电池液冷板的设计与开发 |
新能源车企、电池厂商 |
15 |
快速插拔接头如何赋能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
UQD供应商 |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Elaine:13418617872(同微信)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Elaine:13418617872(同微信)
邮箱:ab052@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74?ref=172672
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Ulr79UwQ-ZZrBBuDfv_gQ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 热交换核心 :冷板(CPU/GPU专用)、CDU(冷量分配单元);
- 循环网络 :Manifold分液器、EPDM/PTFE管路、快接头;
- 动力与控制 :变频循环泵(如飞龙股份电子泵)、智能温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