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9月9日-1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太阳能光伏储能展RE+2025盛大举办。展会吸引了4万多名专业观众,汇聚了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前沿企业与投资机构。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盛会上,储能成为行业焦点,而远信储能凭借其差异化的资产化战略与核心技术,展现了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实力与担当。
趋势洞察: 海外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下的挑战
近年来,海外储能市场快速扩张,但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电力系统的新挑战:预计到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将产生约45GW电力缺口,相当于30座核电机组;高比例光伏、风电削弱了传统电网惯量,电压与频率波动频发;部分储能项目的安全事故亦让投资者对资产回报保持谨慎。
在这一背景下,海外市场亟需兼具高安全性、电网级支撑能力与稳定资产价值的储能方案。
三大技术方案: 定义储能资产新价值
远信储能以“创造优质储能资产”为核心,在本届展会上重点展示了三大技术方案:
构网型储能系统:真正实现从“适应电网”到“构建电网”的跨越。提供黑启动、虚拟惯量和振荡抑制等功能,增强高比例新能源环境下的电网韧性,尤其适用于弱电网区域及新能源基地。
浸没式液冷电池系统:自主研发的GridUltra5016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采用PACK级浸没式模块与智慧消防一体化设计,支持多点监控预警和快速灭火。该系统可将电芯温差控制在3℃以内,且冷却液同时具备隔绝氧气与消防属性,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热失控风险,确保在-40℃至5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智能交易与管理:通过EnergyHub能量管理系统与EnergyCloud云平台,远信能够为储能电站提供智能化运营与交易能力,支持容量支付、辅助服务、现货套利等多维度盈利模式。
这三大技术方案不仅聚焦产品性能,更致力于提升储能的长期资产属性和金融可行性。
主题演讲: 聚焦打造“坚强电网”
在RE+ 2025现场,远信储能带来了主题演讲《以构网型储能系统与浸没式液冷电池打造坚强电网》。演讲指出,在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结构下,电网不再依赖传统火电惯量,而需要以新型储能作为主动支撑力量。
远信储能提出的“构网型+浸没式液冷”技术组合,为美国市场提供了一套高安全、高可靠、具备惯量响应能力的系统解决方案,既可增强电网韧性,也为爆发式增长的AI数据中心提供了急需的电力保障。
价值逻辑重构: 从生产制造到打造资产
除了技术演示,远信储能还展示了在“资产化路径”上的实践经验。公司已在中国成功投运1.5GWh独立储能项目,在复杂电网环境中实现稳定收益,证明了储能作为独立资产的可行性。
此外,远信与中国人保、慕尼黑再保险建立15年长期合作,为储能项目提供风险保障与金融增信。此举不仅降低了投资风险,也让储能项目更具融资与长期持有的吸引力,为资本市场参与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BNEF Tier 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远信储能技术实力雄厚,同时具备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构建了以产品、系统集成、交付与服务、品牌与可融资性为核心的多维度服务体系。未来,公司将继续协同全球伙伴,为世界建设更安全、绿色、坚韧的电网贡献力量。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 热交换核心 :冷板(CPU/GPU专用)、CDU(冷量分配单元);
- 循环网络 :Manifold分液器、EPDM/PTFE管路、快接头;
- 动力与控制 :变频循环泵(如飞龙股份电子泵)、智能温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