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机架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增加,高性能服务器内部的热平衡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上,GPU 消耗刀片服务器总功率的约 80%,剩余的 20% 来自内存条、网卡、QSFP 端口和其他外围设备,这些设备更容易通过气流散热。
Alloy Enterprises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Ali Forsyth 博士指出,现代液冷技术如今已超越 GPU,不仅能有效冷却 GPU,还能冷却其他部件(例如刀片式处理器)产生的热量。他表示,传统的风冷方式难以应对这些不断增长的热源。Forsyth 解释说,他们的一体式冷板可确保所有组件都能获得可靠的液冷散热,从而实现机架级的全面覆盖。
如何应对热负荷
NVIDIA 的 NVL72 机架运行功率为 120–140 kW,其外围设备产生的热量为 24–28 kW,因此能够将气流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而,即将推出的 600 kW 级系统,例如 NVIDIA 基于 Kyber 架构的 Rubin 平台,仅外围设备就可能产生超过 100 kW 的热量。这一数值是当前 GPU 机架总热负荷的四倍,远远超出气流冷却能力。如果散热不足,这些外围设备会在机架中造成瓶颈,影响计算资源的可用性,进而影响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收入。

Alloy 的一体式冷板采用内部微几何结构和整体式设计,可提供最佳计算所需的冷却效果。这种结构能够实现高效、高压且无泄漏的冷却,而传统的钎焊或焊接组件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冷板额定压力高达 2000 psi 且不会变形,即使在极高的流速下也能保持形状。Alloy 提供多种即插即用的微几何结构,可针对每个外围设备进行精准散热,从而在下一代服务器刀片的功耗和空间限制内优化性能。
核心组件的特定优势
-
DIMM内存模块
-
QSFP
-
网卡和专用专用集成电路

资料来源:StorageReview、Alloy Enterprises
艾邦建有服务器液冷散热交流群,聚焦服务器液冷技术前沿,涵盖冷板/浸没/喷淋式方案设计、材料升级(耐腐蚀管路、密封件创新)、CDU运维与能效优化、政策标准解读(PUE、OCP规范)等。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共绘服务器液冷散热未来!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 热交换核心 :冷板(CPU/GPU专用)、CDU(冷量分配单元);
- 循环网络 :Manifold分液器、EPDM/PTFE管路、快接头;
- 动力与控制 :变频循环泵(如飞龙股份电子泵)、智能温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