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宣布推出一款适用于AI数据中心与服务器的12 kW高性能电源(PSU)参考设计。该参考设计兼具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优势,并采用了包含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在内相关半导体材料,为工程师们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助力加速开发进程。

英飞凌12kW PSU参考设计

在AI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当下,英飞凌的贡献在于提供具有极高转换效率的电源解决方案,助力节约每一度电。此次推出的 12 kW高密度PSU参考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电源转换拓扑,同时结合 CoolMOS™、CoolSiC™和 CoolGaN™技术,使其在能效、可靠性和功率密度方面实现全面突破。我们很自豪能走在赋能AI的前沿。

Richard Kunčič

英飞凌高级副总裁兼电源开关部门总经理

为了实现高性能水平,该设计在 AC/DC和 DC/DC级中均采用了先进的功率转换拓扑。前端AC/DC转换器采用三电平飞跨电容交错式功率因数校正(PFC)拓扑,峰值效率可达 99.0% 以上,同时减少磁性元件的体积。这一成果得益于英飞凌的 CoolSiC™技术,同时提供出色的开关性能与优越的热性能。DC/DC级则采用全桥 LLC 拓扑,通过使用两个平面高频变压器及英飞凌的 CoolGaN™技术,达到超过 98.5%的峰值效率。这些架构与英飞凌最新的宽禁带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高达 113 瓦 / 立方英寸(W/in³)的功率密度。

这款12 kW PSU参考设计的另一项关键特性是双向能量缓冲器,它被集成于整体电源供应拓扑中。该转换器不仅能满足保持时间的要求,还显著降低了电容需求。此外,能量缓冲器还具备电网调节功能,抑制电网瞬态波动和跌落产生的干扰,提高系统可靠性。

文章来源:英飞凌英飞凌推出12kW高功率密度AI数据中心与服务器电源(PSU)参考设计 (qq.com)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液冷技术通过冷却液直接/间接接触热源,核心结构包括:
  • 热交换核心  :冷板(CPU/GPU专用)、CDU(冷量分配单元);
  • 循环网络  :Manifold分液器、EPDM/PTFE管路、快接头;
  • 动力与控制  :变频循环泵(如飞龙股份电子泵)、智能温控系统。
主流方案中,冷板式兼容现网改造(占存量市场80%),浸没式为超算首选(PUE逼近1.0)。 2025年AI服务器的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年增45%。随着英伟达从Hopper系列向Blackwell系列转换,整个AI服务器产值提升。预计今年AI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会从去年的66%突破到今年的70%以上;另外,液冷散热方案的渗透率也有望从去年的14%提升到今年的30%。 涉及的材料有:铜、铝、复合金属材料、金属焊接材料、不锈钢、氟塑料、橡胶材料、密封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导热散热材料,热界面材料等 按照部件来分有:冷却塔、管道、CDU 液冷换热单元CDU 液冷板、接头、歧管、主泵和辅泵、流量控制系统、过滤系统等 系统集成方面有:空调、机柜、传感器、电源、泄漏检测、控制单元等 按照产业链来区分有: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器企业,代工企业、各个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等;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共绘服务器液冷散热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申请入群
本群聚焦服务器液冷技术前沿,涵盖: ✅ 冷板/浸没/喷淋式方案设计 ✅ 材料升级(耐腐蚀管路、密封件创新) ✅ CDU运维与能效优化 ✅ 政策标准解读(PUE、OCP规范)

作者 808, ab